有一个网友说,咱老百姓就是弄不懂,人民币贬值的话,老百姓手中的钱是否也跟着贬值了呢?再解释一下,所谓的人民币贬值,指的是兑换外币的汇率下降,基本上不影响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只会影响到购买进口商品、以及你在国外的购买力
中国消费者也许不习惯这种非人性的服务,但是对于厂家和销售商来说,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了。名牌产品之所以有溢价,主要是因为它品质更好。
要是在中国,按我一个大学班主任的话说,一个派出所就可以把它灭了。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其实,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些手工作品都是摆设,真正出售的全是机器生产的。假设美国关税与中国持平,那么一减一加,也算抵消了。一个朋友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如果说Gucci是王府井大饭店,那么Coach只能是人大西门旁边的天使食府。
这是最直接的一个解释。有一句话说,西方国家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201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12名大学生历时两个月,学生们从郑州市中心六个区29家大型楼盘抽取了约1.1万套商住房为样本[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运用查验水、电、气表,点算黑灯率等方法,测算空置率。
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如果不降价,谁有17.5万亿元人民币来买开发商的商品房?根据供大于求的规律,价格会有一定的下降。考虑到稳定与发展的需要,如果中央政府感到需要进一步加强房价调控,加上以往调控房价的经验和舆论反应,估计会出台更有效果的措施。首先,决定房价高低的是人口经济聚集结构。尽管解释日本失去十年再失去十年的理由有很多很多,但有一条永远是最根本的,那就是低生育率。
同时,从总供给角度来说,年轻人口减少,劳动力更新换代断层,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口萎缩;人口老化,经济创造活力降低,不工作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而工作的劳动人口比例减少,人均GDP增长必然放缓,甚至可能面临萎缩。美国15-64岁成年人口与0-14岁儿童之比为3.2,属于成人与儿童比例均衡水平,而中国竞高达4.5,属于危险的倒金字塔结构。
2010年商品房销售10.4亿平方米,按照每套100平方米计算则2010年新增空房500-700万套。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作为垄断者的政府,于是就限制土地供给以保持垄断高价。性别比失衡,导致结婚买房更加刚性。面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开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经济的货币政策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又为后续的高房价注入货币动力。
中国的土地政策,也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改变。而现在,中国房价正处在泡沫期的高位运行阶段,必然购房成本很高。相反,在欧美国家,房子大,人口密度低,房价也比较低。而这些空置房屋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房价不能保持继续上升或上升幅度低于资金成本,或者出租也不划算,那么投资者就不能长期坚持,一旦形成逃离房地产的形势,价格将迅速下跌。
而电表不走的比例还在陆续上升,2007年时达到29%。官员在土地供给中腐败,就会增加土地成本,进而就会提高房子成本和价格。
并且越往外环空置率越高,市中心二环至三环空置率水平大约在20%左右,四环至五环就上升到30%左右。除了土地政策导致高房价外,政府不能控制房价上涨的两个根本因素就是对投机囤积房子的打击力度不足和保障房尤其是廉租房的供给不足。
1999年12月底至2011年3月底,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为22.22万亿元人民币,是同期内中国狭义货币M1增量的1.01倍。一、中国高房价的秘密中国的房价,自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后,一路上涨。如果13亿中国人都居住在农村,或者说哪怕是有26亿中国人但都居住在农村,无论如何房价也高不起来。但是,无论对绝大多数要城市化的农民,还是对多数城市民众,或者是绝大多数准备结婚买房的年轻人,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种房价已经高的让他们买不起。由外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增长,又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流动性泛滥。这时候,中国房价将进入合理水平,边缘地区房价很低,房地产利润也将被压的很低。
在一个区域内,如果用于居住的房子相对较少而用于工商业的地产很多,那必然有许多工作人口去竞争少量住房导致此处房价较高且居住空间狭小,如日本东京。第八,中小城市及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导致年轻人口涌向少数大城市。
况且在城市的过程中,是节约土地的,按照农村住房与宅院用地面积1:3计算,如果城市化之后变成10高的居民楼,则可以节约39倍的土地,这样就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建居住房。日本这个比例为4.8,韩国为4.2,德国和意大利为4.7,西班牙为4.5,这些国家总和生育率在1.2-1.4之间,且考虑到1945二战结束和战后婴儿潮,而中国1949年底才基本结束内战,导致2010年时中国59-64岁组人口数量相对这些国家偏低,从而使中国成人与儿童之比也相对偏低,故中国近年来的总和生育率应在1.3左右。
但由于对城市化和年轻人的结婚购房预期,经济的较快增长,政府在近期内不敢让房价过快下跌,富人投资渠道也不能近期解决,在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下跌幅度不会太大。二、再分析中国房价的真相任何物品的市场价格,都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博弈形成,房地产也不例外。
按此进度,2011年大约可销售7亿平方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0-14人口已经降低到16.6%,这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还要低。中国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发展不足,基础设施尤其是人文设施匮乏,经济要素集聚能力不强,而大城市又为自己GDP和税收等利益考虑过多集中了产业、就业岗位和个人发展机会,城市群也未得到充分发展利用,导致人口和经济主体过度向少数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第十三,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推高房价预期。
但2011年就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余下每年仅剩650套。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投资者就比较有信心,银行对其也有信心;相反,如果经济发展放缓或低迷,房地产投资者或投机者就会失去信心,银行也失去对房地产的信心,此时虚高的房价就难以维持。
这种土地制度的结果,一是大大限制了房子的供给数量,因为供给房子首先要供给土地;二是增加了房子的成本,同时缩减了房地产商继续开发的资金;三是人为制造稀缺,物以稀为贵,土地供给的短缺就会让房子有升值机会和囤积的价值,从而引起大量投机和囤积。如果有大量廉租房,普通民众有多少不理性的去购买那些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精神上来说都不划算的高价商品房?如果有大量廉租房,有多少投资者会高价买房然后高价出租?无论是中国住房自有率高,还是高房价或住房难,根本的还是廉租房供应不足。
如此一来,在这个区域内,小户型会导致换房增加和未来竞争购买中等户型或大户型房子,但由于人口密集,无法再增加房子,购房竞争将提高房价或使房价维持在高位。在远期内,是城市化发展阶段、保障房供应占需求比例、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
综合考虑,房价在中期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或有中等幅度的下跌。而这三个方面的旧政策,无疑都在加剧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因而推动中国房价上涨。投资需求是最终消费需求的引致需求,最终消费的低迷不振必然导致投资的低迷不振。民营企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获得就业,增加普通民众收入,就会提高内需,改善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减少因外汇储备增加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就可以减少投机房地产的资金,改变这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
显然,推高房价的只有富人了,但高房价就是富人惹的祸的吗?除个别国家外,每个国家都有富人,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高房价,所以把中国的高房价仅仅怪罪给富人也是不对的。从供给上讲,有房子首先要有土地,而政府垄断土地供应,一是减少了土地供给,二是提高了房子的土地成本,必然减少房子的供应。
有人说中国人口多,耕地少,所以房价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引起中国高房价的第五个因素:出口政策和外汇政策。
在供给方面,包括商品房的开工与竣工面积,保障房的开工与竣工面积,空房数量和迁居卖房数量,还有土地政策和对房地产开发的金融政策。对于中国高房价之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将对此深入探究。